1034376.png (489.33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4-29 09:32 上傳
這是2019年在陸豐市博美鎮(zhèn)超高村拍到的一個鏡頭。
這一處據(jù)說是明朝崇禎年間兵部主事盧鍛曾在這里住過的古民房,黑灰色的厚實的墻面不規(guī)則地分布一些大小洞孔;不知何時改裝的幾個石門,其中一個還安裝了自來水管與電線,大約這里還有人生活著。這處古墻(民房)告訴我們幾個人文信息:一是歷史悠久,二是有名人軼事,三是“活態(tài)”物形。
作為一處古建筑,我們且不去考究它的建設(shè)技巧、建筑風格與建造格局,依其凝固的情態(tài)來觀照,它把過往的一切都嵌入在蒼老斑駁的墻體里,它裝載著許多可能是實有但因時光流逝而變成傳聞的故事,激發(fā)著后人的探究的欲望與想象的還原。
我們來到它跟前,面對著它,在凝神審視中,那是無聲與有聲的對話,是實景況味與全息狀態(tài)的問答,是久遠與當下的碰撞,我們將從自己固有的“認識繭房”里超脫出來,得到一種哲學上的啟示。
從作為物質(zhì)的實用層面看,這古墻(民房)的生命可能是短暫,也許中間有過修繕,它目前的狀態(tài)是破損的、沒落的與殘缺的。但作為審美的精神層面上看,我們能體悟到一種哲學上的理性認知:它是豐富而長久的,只要它存在,就有更替歲月的存在,就有厚重歷史的存在,就有深切人文的存在。
從這種意義上看,類似這樣的古址,看似不起眼,卻有價值。它不僅是一個村莊的文化遺存,而且是一個地區(qū)的文化標本! 汕尾日報記者  黃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