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洪旭盛 于 2013-10-18 23:19 編輯
洪旭盛 很幸運,記得自己讀初一的時候,歷史老師叫林識書。他是南京中央大學歷史專業(yè)畢業(yè)的高材生。由于階級斗爭的緣故,他下放到我們學校,當一名初一年級的歷史老師。 他上的歷史課,很講究歷史性。也就是說,他的歷史課,滴水不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常識性的錯誤,更沒有出現(xiàn)過有爭議性的差錯。這得益于他精益求精的治學態(tài)度。他更講究藝術性。因此,他的課上得生動活潑、輕松幽默。所以在中學6年中,我最喜歡上歷史課,歷史科在各科的成績中也是最好的,報填志愿時,自然而然就選擇了歷史專業(yè)。 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師上《百家爭鳴》這堂課。在講授道家學派老子的時候,他給我留下深刻的回憶。他說道家就在于一個“道”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林老師既講《道德經(jīng)》的原文,又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他講老子的辯證思想:認為既對立又互相轉(zhuǎn)化,即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彼谥v老子的柔弱勝剛強的思想的時候,用舌頭與牙齒做對比。舌頭多柔軟,牙齒多堅硬,但舌頭始終不會掉下來,牙齒雖堅硬,但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就松動,有些人的牙齒還會掉下。他又用“滴水石穿”來解釋這個問題。水多柔軟,石頭多堅硬,但最后石頭還是被水滴穿過。他還舉太極拳宗師用柔軟的太極拳可以打敗任何剛硬的技擊家。 林老師說,道家是中國文化的最早源頭,比儒家要早,甚至他還說,孔子還請教過老子學問,也就是說,老子還是孔子的老師。他還引用南懷瑾的比喻,說:儒家是糧倉,道家是藥店。中國歷史,政治清明的時候,用的是儒家思想;動亂的時候,用的是道家思想。 林老師還說:雖然你們才是初一年級,但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了,可以借助字典、詞典之類的工具書,課外可以選讀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的《道德經(jīng)》、孔子的《論語》、孫武的《孫子兵法》。他認為,中學階段一定要讀完這三本書。這三本書讀熟了,中國文化的源頭便抓到了。 林老師還告訴我們:學歷史要學會列表歸類。他布置我們做一道作業(yè):列表歸納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情況。我按時間、姓名、著作、主要思想、影響五個方面進行列表歸類。到第二節(jié)歷史課的時候,林老師把我的作業(yè)當成好作業(yè),當堂展示給全班同學觀看。 這一展示不得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快退休的教師,本身就讓我高山止仰,又是如此鄭重其事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所以很讓當時尚不懂事的我激動不已,興奮不停。 可惜的是,到初二時,林老師專門教高中畢業(yè)班歷史了,我們換了一個只會照本宣科的老師來給我們講歷史了。 學習《百家爭鳴》這節(jié)歷史課,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課。幾十年過去了,至今仍念念不忘。以后自己走上中學歷史教學之路,不能不說有林老師的早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