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汕閩人0660 于 2013-10-26 02:49 編輯
流傳在民間的傳統(tǒng)武術有五種拳術,即宋太祖趙匡胤創(chuàng)的“太祖拳”;達摩祖師創(chuàng)的“太尊拳”、鬼谷子創(chuàng)的“猴拳”;永春縣方七娘創(chuàng)的“鶴拳”;及發(fā)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之“羅漢拳”(十八羅漢手,清明期間由名手孫玉峰傳入廣東)。
在歷史上,海陸豐傳統(tǒng)武術馳名于世。二百六十多年來,海陸豐南少林拳傳播于海豐、陸豐、汕尾、惠州、港澳及東南亞等地。海陸豐地區(qū)民間武術種類多,內容豐富多彩,自南北佛教、道教和四面八方的武術文化流入,形成了民間拳技流傳下來,其中流傳最廣泛的有少林派、峨嵋派與武當派,拳種(派)有五祖拳、雷家教拳、朱家教拳、李家教拳、蔡家教拳、莫家教拳、鳳陽拳、僧門拳、化門拳、字門拳、會門拳、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內家武術)等。少林拳分為南北兩派,南派以拳見長,北派則以腿功見長,各派之中還分支為很多教派、家派。汕尾地區(qū)傳承發(fā)展至今有30多種拳術(部分尚未發(fā)掘),其文化內涵豐富,繼承了習武強身、除暴安良的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實用性強,傳布甚廣。除廣東各市縣,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外,在法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東南亞一帶國家,都有海陸豐的徒弟、徒孫,有的傳承了幾代。海陸豐傳承和各家創(chuàng)立的拳派,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tǒng)武術文化,必將為民間武術文化增添光輝的篇章。海陸豐民間武術與民間動物舞緊密結合的傳統(tǒng)特色應發(fā)揚光大,樹立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文化品牌,立足本地、沖出廣東、走向世界,F(xiàn)根據(jù)地方史志、家譜、手抄本及傳聞,在這里將對民間部分武術的傳承發(fā)展情況作初步探討。
【南少林五祖拳】:南少林五祖拳為少林寺五位武功高強的武僧所創(chuàng)(有另種說法;認為是福建晉江人蔡玉明將畢生所學的五種古老拳種的精華而創(chuàng)編的一種有別于原來五種拳法的新拳種)。五祖拳以南拳為主體加以發(fā)展,豐富了南拳的內容,拳中也有五位高僧各人的體征及悟性所創(chuàng)立的異同拳術。所以五祖拳有幾種,技擊特點:腿踢四面八方,巧狠并行;出于快速連綿,靈活多變,動作連貫;逢剛化柔,逢柔制剛,上中下三盤剛柔相濟,配合默契,勇猛如虎,守如處女;聲東擊西,指上打下;虛實難捉,動作幅度大,進攻能力強;有剛陽之美,剛似猛虎,柔如棉里藏針;近身遠搏,靈活自如。五祖拳曾在海陸豐地區(qū)廣泛流傳,植根于民間之中。
【峨嵋拳】:原稱“蛾眉拳”后諧音“峨眉”。該拳技擊性強,不先發(fā)手擊人,以后發(fā)制人為根本法。峨嵋拳祖師原為一道姑,后入佛門,是為道門修煉,佛門正果。因屬女子創(chuàng)拳(為出家女子的一種防身拳術),所以其拳最大的特點是:兩肘不離胸肋。峨眉拳主要步型有虛步、長山步(錯步),主要步法有蛇型步(之宇步)、箭步(換跳步)、兔子步、梭步、兩并步等。身法的要求有吞、吐、浮、沉、騰閃、鉆等變化。發(fā)勁時要以身帶臂。擊法突出關、點、盤、提四法。特點是動作小、變化大,借力使力,以巧打人。攻防時多以一臂截壓來拳之后,順勢前鉆借力反擊。進攻時講究探、隨、逼、騙、頂、閃。讓、打八字法則。手法有柔、快、變、假。主張動靜并重,動上有十二樁:“天、地、之、心、龍、鶴、風、云、大、小、幽、冥”。靜上講究六十專修功:虎步功、重捶功、縮地功、懸囊功、指穴功、涅盤功等。其中尤以“指穴功”的天罡指穴法最具威力。
峨嵋拳譜中道:“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皎皎峨嵋月,光輝滿江湖”!拔寤ā敝肝宕箝T派,即黃陵派、點易派、青城派、鐵佛派、青牛派。“八葉”指八種拳術:僧門、岳門、趙門、杜門;洪門、化門、字門、會門。
“僧門”、“化門”、“字門”和“會門”四門峨嵋拳術在海陸豐民間流播久遠,影響甚廣,習練人員眾多。其風格是:“僧門拳”無僧禮不成拳;“化門拳”行拳時如蠶吐絲連綿不斷;“字門拳”是無字不成拳;“會門拳”是無圓不成拳!盎T拳”是峨嵋派“五花八葉扶”的第六葉,也叫“化門拳”中“蠶閉門”,“蠶”即是行拳時如蠶吐絲綿綿不斷,“閉”即應敵時緊封敵手、避實就虛。也有人認為化門即是手法多變頗有花梢之意,但又不同于花拳,故名“化門”。風格和洪門相反,沒有大開大合的動作,多以柔和、小巧為主,多用腕,“制化敵勁,引進落空”,其牽緣手法有化開對方進攻之意。此拳重視單手練習,主要手法有:巴、探、掛、拿等,要點是“掌不離腮,肘不離懷”,發(fā)拳時每一手撓頭鉤掛,講究手腳輕快,“化門”中的典型套路36閉手,36閉手又稱四川南拳,也叫“天罡手”(俗稱36天罡手),其內容豐富,方法多變,攻防嚴密、剛柔并濟,具有遠踢近收,遠手近肘的特點。清末民初期間海陸豐有好多出名的峨嵋派高手,他們都傳有徒弟。
【羅山拳】:海陸豐著名南拳大師郭轉(1720——1790),海豐可塘羅山莊厝鄉(xiāng)人。清乾隆六年(1741)只身往南少林學藝,被至善禪師收為少林俗家弟子,郭轉先后兩次入寺,第二次同在寺中的還有可塘下踏村王鐵手、汕尾城區(qū)東沖鎮(zhèn)石洲村王紹良、陸豐西山曾埠胄等八位。1750年八弟子奉師命下山收復被外界侵占的少林寺庵并回鄉(xiāng)開拳館廣收弟子。
南少林寺是南派拳術之正宗,他吸收我國各家拳術之長,其風格特點既長于手法,又善用腿法,故被譽為“南北合拳”。由于南少林寺拳術的發(fā)展及傳播迅速,清王朝以“少林整軍經武、圖謀不軌”的罪名,派兵圍剿,黑夜重兵包圍了福建少林寺,四面縱火,意欲一網(wǎng)打盡,在寺的和尚只逃出五位武功高強師兄弟,后稱“五祖師”,因郭轉等八師兄弟已經師滿回海陸豐執(zhí)教,幸免此災!但清王朝大破少林寺后,為了斬草除根,特派高手紅眉道人率眾高手追蹤到海陸豐,以武林界的比武為名,發(fā)下武林帖,約定公元1789年農歷九月二十日,在汕尾關爺宮戲臺比武,意欲一網(wǎng)打盡。在這次比武中,郭轉當場打死了紅眉道人,郭轉亦中紅眉道人毒刀,四個月后不幸逝世,享壽七十歲。
少林弟子為了避開清廷的追捕,四處逃生,每到一地,暗中教拳,發(fā)揚南少林拳術。海陸豐少林弟子后被稱為“少林海陸八大弟子”。當時,因至善禪師授各人的武功不同,所以各大弟子傳習的武功也不同。據(jù)有關文獻記載海豐羅山郭轉及陸豐曾埠胄的拳術同屬南派少林雷家教拳系(種),是否與雷家拳同出一脈?這有待行家考證。雷家教拳術是正宗南少林拳,短打近攻,動作迅疾、勇猛、剛勁有力,演練起來富有陽剛之美,同時剛中有柔。技擊特點:逢弱則“進打中,退打肢”,遇強則左右閃躲,欺其四肢,巧狠并行,出手快速有力,靈活多變,“得實則剛,化勢以柔”,上中下三盤動作快速勇猛,手法嚴密緊湊,快速連貫腿法虛實難捉,狡詐多變,手腳并用,周身渾然一體。其拳運動幅度較大,動作優(yōu)美大方,處處表現(xiàn)出拳技的風格特點。
羅山南少林拳,簡稱“羅山拳”,其中武術套路有:頭樁、二樁、三樁、柴馬樁、趕打、猛虎、獻爪、飛偶、步踩、出箖虎、躲仔(粗細躲)、三步推、三腳虎、三角鷹、直馬、三角馬、戰(zhàn)馬開門、戰(zhàn)馬落軟、猴公出洞、穿心地仁、十二步、十八步、三十六步、四門、四門捆、四門倒坐、小八卦、大八卦等三十六套,以羅山一百零八步(八卦頓)最為著名。拳術要點為沉肩落肘、腰跨正直、馬步沉實。身法要點為正身、小偏身、身轉如軸。手形要點為拳、掌、指、爪、肘。手法要點為穿、沉、挑、擒、破、掃、插、內圈、外圈等。步法要點為迫、進、退、橫、麒麟步。腿法要點為正釘、側釘、撩陰、掃、勾及膝。內練:精、氣、神,外練:身、手、眼。另外,有棍術:大攬槌、二樁槌、地盤槌、重箭、挑刷、飛偶、反跳箭、反點燈、揚眉(門)吐箭、雪花蓋頂、大小八卦棍等十多套。
羅山拳“八卦頓”其中部分套路名稱為:“五湖四海皆兄弟,關公巡城四門陣,斜鋤內扣直馬推,倒插金釵魁星踏,童子戲仙撩根拔,子午卯酉門類推,穿心地人雙壓剪,猴子洗面天地水,金鷹探頭雙飛燕,橫門貫打專斗腳,猴公出洞又膝斗,橫馬變蹄雙劍出,金雞拍翅開鐵弓,猛虎穿峯剪雙踝,步采篩(抬)腳陰陽掌,截拳倒插拋鐵球,觀音坐蓮連環(huán)腿,雙飛蝴蝶獵拔手,關公捋須氣非凡,少林拳法十八手”。(羅山《存義堂》香港中醫(yī)師王捷堅提供套路名稱)
基本特點有:四門嚴密,動作緊湊,手法靈巧,重心較低,體現(xiàn)出以小打大,以巧制拙的技擊特色。注重下肢的穩(wěn)定性,步法靈活多變,多有扭拐動作,使身體靈活轉向。上肢動作迅速綿密,極富變化,有時下肢不動,可連續(xù)擊拳,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勝。在發(fā)力時,大多呼喝作聲,吐納運氣催力,以增大技擊力?傮w風格是步穩(wěn)、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兼以長拳、擅剽手,以聲勢威猛迅速,靈巧綿密,剛柔相濟,上肢及手法富有靈活多變,其氣勢有“鐵盾欄身”之稱。
郭轉創(chuàng)立“義興堂”,以少林拳及跌打傷科行世,在海豐惠州地區(qū)久負盛名。其武藝和醫(yī)學世代相傳,名師輩出,其中傳承人有:郭堂恢、郭堂府、郭象政、郭象全、郭象治、郭象齊、郭奮遠、郭奮志、奮實、郭奮厚、郭奮雄、奮騰、奮某、郭順虞、郭順洲、郭順光、郭順海、郭順湖、郭順潛、郭順猜、郭彩真、郭霖燕(旅居馬來西亞開館授徒)、俊考、俊圓、郭俊庚、郭戌(戌師)、郭歪、郭劍(劍師)、郭瓊、郭體、郭慧、郭三、王繼葵(郭霖燕之子過繼給舅父為嗣,由叔父郭戌傅授拳藝)、郭旭、郭珠謙、王培芳、王培鑫、郭臬、郭熙、郭大孝、郭判、郭碩、郭榮、郭業(yè)、郭鋤、郭石撬、郭填、郭曲、郭賢梅、郭廣、郭亮、郭潭興、郭握、郭潭如、郭媽安、郭玩、郭漫、郭明集、郭明堅、郭錦明、郭錦存、郭榮華、郭明聲、郭明豐、郭鎮(zhèn)坤、郭明爐、王捷初、王捷堅、王捷生、王捷江、王捷鋒、王捷紹、王捷志、郭樂生、郭興城、郭寶程、郭永高、郭永長、郭少夸、郭遠林、郭志煒、郭志煜等等,不勝枚舉。傳下徒弟徒孫不計其數(shù),分布國內國外……。
在歷史上,羅山少林拳馳名于世,二百五十多年來,傳播于海豐、陸豐、汕尾、惠州、港澳及東南亞等地。中國內地解放后,本派大量拳師陸續(xù)涌到香港,有的以授拳行醫(yī)為生,如本鄉(xiāng)傳人有王繼葵(火欉)、王培芳、郭大孝、郭榮、郭業(yè)、郭鋤、郭石撬、郭填、郭曲、郭帳、郭賢梅、郭潭如、郭媽安、郭錦存、郭明豐、王捷初、王捷堅(現(xiàn)為風火堂國術協(xié)會和南少林羅山拳龍獅總會顧問)、王捷生、郭興城(現(xiàn)為羅山派張文聲國術總會顧問);還有外鄉(xiāng)本派傳承人(老前輩):黃國輝、莊報、劉家閑、何炳權、吳榮、楊威樹、陳媽丹、李益等。
自郭轉師創(chuàng)拳以來,羅山派眾多傳承者相繼在內地及海外設所、立堂、創(chuàng)會,發(fā)展傳衍羅山武術。如60年代初在香港有由羅山人,王培芳、郭大孝等在九龍紅磡創(chuàng)立“郭氏宗親會”羅山公頂樓,內設“羅山診療所和武館”,聯(lián)系族親、行醫(yī)濟世、授徒傳藝;80年代后有由黃國輝、劉家閑之高徒張文聲,以及莊報之得意門徒徐連來、李才、蘇保、徐志洪等本派傳承人,先后在香港設館(堂)創(chuàng)會授徒;還有眾多羅山拳師父,在港屋村家中傳教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把家鄉(xiāng)武術傳授香港的子弟,以期傳統(tǒng)拳藝能在異地薪火相傳,不致枯萎,為弘揚海陸豐武術與獅藝文化作出貢獻。 羅山南少林拳是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意義,也是海豐“非物質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值得弘揚,繼往開來,發(fā)揚光大。
我們村的拳種是繼三腳虎(劉仕忠),海豐縣陶河鎮(zhèn)楊古埔劉烏蕾拳師未去香港時所傳的拳種,在海陸豐地區(qū)劉師傅的拳種稀有。
g_副本.jpg (54.7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演出照片2(紅海灣內湖池兜村)
f_副本.jpg (53.89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汕尾城區(qū)(長富村)演出
35_副本.jpg (67.66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沙港(曾氏祠堂)
36_副本.jpg (62.81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遠看看真熱鬧,近看真功夫
37_副本.jpg (59.02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劉師傅表演(木棍)
38_副本.jpg (69.77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獅友合照
32_副本.jpg (51.17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汕尾
33_副本.jpg (52.33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紅海灣(獅嶺鄉(xiāng))
34_副本.jpg (57.44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一班黑衣獅友
31_副本.jpg (67.8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汕尾鳳山媽祖廣場)汕尾電視臺采訪合照
28_副本.jpg (61.0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2011年除夕開鼓匾展示
29_副本.jpg (64.06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在家鄉(xiāng)收獅回來排獅
30_副本.jpg (49.02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新獅館
23_副本.jpg (47.1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紅海灣(獅嶺鄉(xiāng))
24_副本.jpg (63.29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這是梅隴鎮(zhèn)尖尾新城鄉(xiāng)送的匾
26_副本.jpg (47.8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排獅現(xiàn)場
22_副本.jpg (62.3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鳳山媽祖表演群眾和理事會都很熱情
21_副本.jpg (63.5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2011年開鼓的匾12800元
15_副本.jpg (33.8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2011年初一中午烈日當空,在汕尾新聯(lián)村休息中1
16_副本.jpg (32.03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2011年初一中午烈日當空,休息中1
17_副本.jpg (51.0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汕尾,天氣太熱弄點水解暑
18_副本.jpg (57.2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內湖S
14_副本.jpg (59.3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內湖D
13_副本.jpg (59.34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內湖I
12_副本.jpg (60.9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內湖Y
10_副本.jpg (69.4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五彩對打木樁
2_副本.jpg (44.9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合港)
3_副本.jpg (55.84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內湖
9_副本.jpg (55.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1 上傳
紅海灣內湖(五彩拳盤)
m_副本.jpg (60.16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2:42 上傳
演出照片1(紅海灣內湖池兜村)
bd.jpg (41.4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11-5 03:15 上傳
梅隴村兜送的匾
該貼已經同步到 汕閩人0660的微博 |
|